刘东卫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从大的经济发展背景来看,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时期我国社会经济与各个行业的发展战略与根本要求。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房地产业开发建设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居住者高品质生活与供给的重大变革。
对于房地产业来说,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实现量与质协调下的演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伴随着环境、资源、社会矛盾等问题和瓶颈。经济增长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意味着发展模式将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从低效领域转向高质领域。利用系统性思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三高质量发展。
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这就要求探索出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发展模式,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建筑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建筑寿命短,但目前传统发展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传统建筑业模式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必须转变现有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城镇化人居环境质量,重点转向低碳节能、降低对环境的压力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中观层面上,表现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这就要求有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建造方法,这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提质增效必然要求。我国建筑业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建筑业主流仍然是传统生产方式,手工作业多、工业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工人工作条件差、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改变我国建筑业现状,必须要摆脱传统路径的依赖和束缚,寻求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路径。
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产品品质和质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优良产品供给,这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的品质提升重大变革。国内房地产产品消费需求已从满足数量型转向追求质量型,人民对商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重视量的扩张、忽视质提升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房地产业必须提高建筑产品的长久质量,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产品供给高质量延伸到建筑全寿命期环节,提高建筑综合性能。
在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了系统思考之后,应该如何推进实施?
我认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应真正发挥创新的支撑作用,房地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正值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机会,关键靠创新。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发展新模式和新产业,形成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例如,百年住宅就是以创新推动房地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探索。百年住宅以提高建筑全寿命期的长久价值和品质为理念、建筑设计的产业化生产方式与集成技术为基础,建设以长久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宜居环境空间。它利用产业化技术去实现建筑的长寿命化、品质优良、绿色低碳化,实现住房的寿命长久、品质优良、绿色低碳的全新产品供给。
总之,房地产业应积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建设需要,以转变建设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和机制,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效率和效益水平,实现高品质建设与供给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来看,我认为推动我国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课题与内涵、必要性和实现途径。其次,要理清我国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体制的顶层设计,完善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体系。最后,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满足人民居住生活高质量产品的需要。这是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文系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在12月6日,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共建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原成品房研究中心运行单位:郑州嵩居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电话:0371- 56791313 89957183 邮箱:chengpinfangdichan@163.com地址:郑州市郑开大道89号河南建设大厦东塔819